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传统数据库仍旧会有一席之地,至于NewSQL的优势又是什么,简单和大家说说:
创新互联主营循化网站建设的网络公司,主营网站建设方案,成都app软件开发,循化h5小程序设计搭建,循化网站营销推广欢迎循化等地区企业咨询
首先关于“中间件+关系数据库分库分表”算不算NewSQL分布式数据库问题,国外有篇论文pavlo-newsql-sigmodrec,如果根据该文中的分类,Spanner、TiDB、OB算是第一种新架构型,Sharding-Sphere、Mycat、DRDS等中间件方案算是第二种(文中还有第三种云数据库,本文暂不详细介绍)。
基于中间件(包括SDK和Proxy两种形式)+传统关系数据库(分库分表)模式是不是分布式架构?我觉得是的,因为存储确实也分布式了,也能实现横向扩展。但是不是“伪”分布式数据库?从架构先进性来看,这么说也有一定道理。
“伪”主要体现在中间件层与底层DB重复的SQL解析与执行计划生成、存储引擎基于B+Tree等,这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中实际上冗余低效的。为了避免引起真伪分布式数据库的口水战,本文中NewSQL数据库特指这种新架构NewSQL数据库。
NewSQL数据库相比中间件+分库分表的先进在哪儿?画一个简单的架构对比图:
传统数据库面向磁盘设计,基于内存的存储管理及并发控制,不如NewSQL数据库那般高效利用;
中间件模式SQL解析、执行计划优化等在中间件与数据库中重复工作,效率相比较低;
NewSQL数据库的分布式事务相比于XA进行了优化,性能更高;
新架构NewSQL数据库存储设计即为基于paxos(或Raft)协议的多副本,相比于传统数据库主从模式(半同步转异步后也存在丢数问题),在实现了真正的高可用、高可靠(RTO30s,RPO=0);
NewSQL数据库天生支持数据分片,数据的迁移、扩容都是自动化的,大大减轻了DBA的工作,同时对应用透明,无需在SQL指定分库分表键。
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方式研究
1数据管理技术的回顾
数据管理技术主要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随着数据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数据管理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目前广泛流行的数据库技术开始暴露出许多弱点,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1.1 人工管理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设备,只有纸带、卡片、磁带等外存,也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该阶段管理的数据不保存、由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和数据不具有独立性等特点。
1.2 文件系统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60 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设备开始普及,这一时期的数据处理系统是把计算机中的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被命名的数据文件,并可按文件的名字来进行访问,对文件中的记录进行存取的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外存上,可以对数据进行反复处理,并支持文件的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其数据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
1.3数据库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大容量磁盘,存储容量大大增加且价格下降。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克服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时的不足,而满足和解决实际应用中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要求,从而使数据能为尽可能多的应用程序服务,这就出现了数据库这样的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的特点是数据不再只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性,共享性高,冗余度减小,具有一定的程序与数据之间的独立性,并且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控制。
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管理技术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有 3 个 V,一是大量化(Volume),数据量是持续快速增加的,从 TB级别,跃升到 PB 级别;二是多样化(Variety),数据类型多样化,结构化数据已被视为小菜一碟,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正以传统结构化数据增长的两倍速快速创建;三是快速化 (Velocity),数据生成速度快,也就需要快速的处理能力,因此,产生了“1 秒定律”,就是说一般要在秒级时间范围内给出分析结果,时间太长就失去价值了,这个速度要求是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最大的区别。
2.1 关系型数据库(RDBMS)
20 世纪 70 年代初,IBM 工程师 Codd 发表了著名的论文“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Banks”,标志着关系数据库时代来临。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是关系模型,是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现实世界中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非常容易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容易理解的模型、容易掌握的查询语言、高效的优化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使得关系数据库占据了数据库市场的绝对的统治地位。随着互联网 web2.0 网站的兴起,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大量涌现,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应付 web2.0 网站特别是超大规模和高并发的 SNS(全称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类型的 web2.0 纯动态网站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2.2 noSQL数据库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产生了 noSQL数据库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与关系模型不同的数据模型,当前热门的 noSQL数据库系统可以说是蓬勃发展、异军突起,很多公司都热情追捧之,如:由 Google 公司提出的 Big Table 和 MapReduce 以及 IBM 公司提出的 Lotus Notes 等。不管是那个公司的 noSQL数据库都围绕着大数据的 3 个 V,目的就是解决大数据的 3个 V 问题。因此,在设计 noSQL 时往往考虑以下几个原则,首先,采用横向扩展的方式,通过并行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划分并进行并行处理,以获得高速的读写速度;其次,解决数据类型从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转向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三者的融合的问题;再次,放松对数据的 ACID 一致性约束,允许数据暂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接受最终一致性;最后,对各个分区数据进行备份(一般是 3 份),应对节点失败的状况等。
对数据的应用可以分为分析型应用和操作型应用,分析型应用主要是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类、聚集、汇总,最后获得数据量相对小的分析结果;操作型应用主要是指对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以及简单的汇总操作,涉及的数据量一般比较少,事务执行时间一般比较短。目前数据库可分为关系数据库和 noSQL数据库,根据数据应用的要求,再结合目前数据库的种类,所以目前数据库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 4 类。
(1)面向操作型的关系数据库技术。
首先,传统数据库厂商提供的基于行存储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如 DB2、Oracle、SQL Server 等,以其高度的一致性、精确性、系统可恢复性,在事务处理方面仍然是核心引擎。其次,面向实时计算的内存数据库系统,如 Hana、Timesten、Altibase 等通过把对数据并发控制、查询和恢复等操作控制在内存内部进行,所以获得了非常高的性能,在很多特定领域如电信、证券、网管等得到普遍应用。另外,以 VoltDB、Clustrix 和NuoDB 为代表的 new SQL 宣称能够在保持 ACDI 特性的同时提高了事务处理性能 50 倍 ~60 倍。
(2)面向分析型的关系数据库技术。
首先,TeraData 是数据仓库领域的领头羊,Teradata 在整体上是按 Shared Nothing 架构体系进行组织的,定位就是大型数据仓库系统,支持较高的扩展性。其次,面向分析型应用,列存储数据库的研究形成了另一个重要的潮流。列存储数据库以其高效的压缩、更高的 I/O 效率等特点,在分析型应用领域获得了比行存储数据库高得多的性能。如:MonetDB 和 Vertica是一个典型的基于列存储技术的数据库系统。
(3)面向操作型的 noSQL 技术。
有些操作型应用不受 ACID 高度一致性约束,但对大数据处理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对速度性能要求也非常高,这样就必须依靠大规模集群的并行处理能力来实现数据处理,弱一致性或最终一致性就可以了。这时,操作型 noSQL数据库的优点就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了。如,Hbase 一天就可以有超过 200 亿个到达硬盘的读写操作,实现对大数据的处理。另外,noSQL数据库是一个数据模型灵活、支持多样数据类型,如对图数据建模、存储和分析,其性能、扩展性是关系数据库无法比拟的。
(4)面向分析型的 noSQL 技术。
面向分析型应用的 noSQL 技术主要依赖于Hadoop 分布式计算平台,Hadoop 是一个分布式计算平台,以 HDFS 和 Map Reduce 为用户提供系统底层细节透明的分布式基础架构。《Hadoop 经典实践染技巧》传统的数据库厂商 Microsoft,Oracle,SAS,IBM 等纷纷转向 Hadoop 的研究,如微软公司关闭 Dryad 系统,全力投入 Map Reduce 的研发,Oracle 在 2011 年下半年发布 Big Plan 战略计划,全面进军大数据处理领域,IBM 则早已捷足先登“,沃森(Watson)”计算机就是基于 Hadoop 技术开发的产物,同时 IBM 发布了 BigInsights 计划,基于 Hadoop,Netezza 和 SPSS(统计分析、数据挖掘软件)等技术和产品构建大数据分析处理的技术框架。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新公司来研究Hadoop 技术,如 Cloudera、MapRKarmashpere 等。
3数据管理方式的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关系数据库的 ACID 强调数据一致性通常指关联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和完整,而对于很多互联网应用来说,对这一致性和隔离性的要求可以降低,而可用性的要求则更为明显,此时就可以采用 noSQL 的两种弱一致性的理论 BASE 和 CAP.关系数据库和 noSQL数据库并不是想到对立的矛盾体,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技术,甚至二者可以共同存在,互不影响。最近几年,以 Spanner 为代表新型数据库的出现,给数据库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这就是融合了一致性和可用性的 newSQL,这种新型思维方式或许会是未来大数据处理方式的发展方向。
4 结束语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发展,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人们正被数据洪流所包围,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正确利用大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什么是NoSQL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NoSQL”呢?近年,这个词极受关注。看到“NoSQL”这个词,大家可能会误以为是“No!SQL”的缩写,并深感愤怒:“SQL怎么会没有必要了呢?”但实际上,它是“Not Only SQL”的缩写。它的意义是:适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时候就使用关系型数据库,不适用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非使用关系型数据库不可,可以考虑使用更加合适的数据存储。
为弥补关系型数据库的不足,各种各样的NoSQL数据库应运而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书所介绍的NoSQL数据库,对关系型数据库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关系型数据库的历史、分类和特征吧。
关系型数据库简史
1969年,埃德加?6?1弗兰克?6?1科德(Edgar Frank Codd)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但可惜的是,刊登论文的《IBM Research Report》只是IBM公司的内部刊物,因此论文反响平平。1970年,他再次在刊物《Communication of the ACM》上发表了题为“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大型共享数据库的关系模型)的论文,终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科德所提出的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成为了现今关系型数据库的基础。当时的关系型数据库由于硬件性能低劣、处理速度过慢而迟迟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但之后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加之使用简单、性能优越等优点,关系型数据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用性及高性能
虽然本书是讲解NoSQL数据库的,但有一个重要的大前提,请大家一定不要误解。这个大前提就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性能绝对不低,它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和非常高的性能”。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的应用来说它都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突出的优势
关系型数据库作为应用广泛的通用型数据库,它的突出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事务处理)
由于以标准化为前提,数据更新的开销很小(相同的字段基本上都只有一处)
可以进行JOIN等复杂查询
存在很多实际成果和专业技术信息(成熟的技术)
这其中,能够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最大优势。在需要严格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处理完整性的情况下,用关系型数据库是肯定没有错的。但是有些情况不需要JOIN,对上述关系型数据库的优点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这时似乎也就没有必要拘泥于关系型数据库了。
关系型数据库的不足
不擅长的处理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关系型数据库的性能非常高。但是它毕竟是一个通用型的数据库,并不能完全适应所有的用途。具体来说它并不擅长以下处理:
大量数据的写入处理
为有数据更新的表做索引或表结构(schema)变更
字段不固定时应用
对简单查询需要快速返回结果的处理
。。。。。。
NoSQL数据库
为了弥补关系型数据库的不足(特别是最近几年),NoSQL数据库出现了。关系型数据库应用广泛,能进行事务处理和JOIN等复杂处理。相对地,NoSQL数据库只应用在特定领域,基本上不进行复杂的处理,但它恰恰弥补了之前所列举的关系型数据库的不足之处。
易于数据的分散
如前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并不擅长大量数据的写入处理。原本关系型数据库就是以JOIN为前提的,就是说,各个数据之间存在关联是关系型数据库得名的主要原因。为了进行JOIN处理,关系型数据库不得不把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服务器内,这不利于数据的分散。相反,NoSQL数据库原本就不支持JOIN处理,各个数据都是独立设计的,很容易把数据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由于数据被分散到了多个服务器上,减少了每个服务器上的数据量,即使要进行大量数据的写入操作,处理起来也更加容易。同理,数据的读入操作当然也同样容易。
提升性能和增大规模
下面说一点题外话,如果想要使服务器能够轻松地处理更大量的数据,那么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提升性能,二是增大规模。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这两者的不同。
首先,提升性能指的就是通过提升现行服务器自身的性能来提高处理能力。这是非常简单的方法,程序方面也不需要进行变更,但需要一些费用。若要购买性能翻倍的服务器,需要花费的资金往往不只是原来的2倍,可能需要多达5到10倍。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增大规模指的是使用多台廉价的服务器来提高处理能力。它需要对程序进行变更,但由于使用廉价的服务器,可以控制成本。另外,以后只要依葫芦画瓢增加廉价服务器的数量就可以了。
不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的话就没有使用的必要吗?
NoSQL数据库基本上来说为了“使大量数据的写入处理更加容易(让增加服务器数量更容易)”而设计的。但如果不是对大量数据进行操作的话,NoSQL数据库的应用就没有意义吗?
答案是否定的。的确,它在处理大量数据方面很有优势。但实际上NoSQL数据库还有各种各样的特点,如果能够恰当地利用这些特点将会是非常有帮助。具体的例子将会在第2章和第3章进行介绍,这些用途将会让你感受到利用NoSQL的好处。
希望顺畅地对数据进行缓存(Cache)处理
希望对数组类型的数据进行高速处理
希望进行全部保存
多样的NoSQL数据库
NoSQL数据库存在着“key-value存储”、“文档型数据库”、“列存储数据库”等各种各样的种类,每种数据库又包含各自的特点。下一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NoSQL数据库的种类和特点。
NoSQL数据库是什么
NoSQL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到底有多少种呢?我在提笔的时候,到NoSQL的官方网站上确认了一下,竟然已经有122种了。另外官方网站上也介绍了本书没有涉及到的图形数据库和对象数据库等各个类别。不知不觉间,原来已经出现了这么多的NoSQL数据库啊。
本节将为大家介绍具有代表性的NoSQL数据库。
key-value存储
这是最常见的NoSQL数据库,它的数据是以key-value的形式存储的。虽然它的处理速度非常快,但是基本上只能通过key的完全一致查询获取数据。根据数据的保存方式可以分为临时性、永久性和两者兼具三种。
临时性
memcached属于这种类型。所谓临时性就是 “数据有可能丢失”的意思。memcached把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内存中,这样保存和读取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当memcached停止的时候,数据就不存在了。由于数据保存在内存中,所以无法操作超出内存容量的数据(旧数据会丢失)。
在内存中保存数据
可以进行非常快速的保存和读取处理
数据有可能丢失
永久性
Tokyo Tyrant、Flare、ROMA等属于这种类型。和临时性相反,所谓永久性就是“数据不会丢失”的意思。这里的key-value存储不像memcached那样在内存中保存数据,而是把数据保存在硬盘上。与memcached在内存中处理数据比起来,由于必然要发生对硬盘的IO操作,所以性能上还是有差距的。但数据不会丢失是它最大的优势。
在硬盘上保存数据
可以进行非常快速的保存和读取处理(但无法与memcached相比)
数据不会丢失
两者兼具
Redis属于这种类型。Redis有些特殊,临时性和永久性兼具,且集合了临时性key-value存储和永久性key-value存储的优点。Redis首先把数据保存到内存中,在满足特定条件(默认是15分钟一次以上,5分钟内10个以上,1分钟内10000个以上的key发生变更)的时候将数据写入到硬盘中。这样既确保了内存中数据的处理速度,又可以通过写入硬盘来保证数据的永久性。这种类型的数据库特别适合于处理数组类型的数据。
同时在内存和硬盘上保存数据
可以进行非常快速的保存和读取处理
保存在硬盘上的数据不会消失(可以恢复)
适合于处理数组类型的数据
面向文档的数据库
MongoDB、CouchDB属于这种类型。它们属于NoSQL数据库,但与key-value存储相异。
不定义表结构
面向文档的数据库具有以下特征:即使不定义表结构,也可以像定义了表结构一样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在变更表结构时比较费事,而且为了保持一致性还需修改程序。然而NoSQL数据库则可省去这些麻烦(通常程序都是正确的),确实是方便快捷。
可以使用复杂的查询条件
跟key-value存储不同的是,面向文档的数据库可以通过复杂的查询条件来获取数据。虽然不具备事务处理和JOIN这些关系型数据库所具有的处理能力,但除此以外的其他处理基本上都能实现。这是非常容易使用的NoSQL数据库。
不需要定义表结构
可以利用复杂的查询条件
面向列的数据库
Cassandra、Hbase、HyperTable属于这种类型。由于近年来数据量出现爆发性增长,这种类型的NoSQL数据库尤其引人注目。
面向行的数据库和面向列的数据库
普通的关系型数据库都是以行为单位来存储数据的,擅长进行以行为单位的读入处理,比如特定条件数据的获取。因此,关系型数据库也被称为面向行的数据库。相反,面向列的数据库是以列为单位来存储数据的,擅长以列为单位读入数据。
高扩展性
面向列的数据库具有高扩展性,即使数据增加也不会降低相应的处理速度(特别是写入速度),所以它主要应用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情况。另外,利用面向列的数据库的优势,把它作为批处理程序的存储器来对大量数据进行更新也是非常有用的。但由于面向列的数据库跟现行数据库存储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应用起来十分困难。
高扩展性(特别是写入处理)
应用十分困难
最近,像Twitter和Facebook这样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更新和查询的网络服务不断增加,面向列的数据库的优势对其中一些服务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由于这与本书所要介绍的内容关系不大,就不进行详细介绍了。
总结:
NoSQL并不是No-SQL,而是指Not Only SQL。
NoSQL的出现是为了弥补SQL数据库因为事务等机制带来的对海量数据、高并发请求的处理的性能上的欠缺。
NoSQL不是为了替代SQL而出现的,它是一种替补方案,而不是解决方案的首选。
绝大多数的NoSQL产品都是基于大内存和高性能随机读写的(比如具有更高性能的固态硬盘阵列),一般的小型企业在选择NoSQL时一定要慎重!不要为了NoSQL而NoSQL,可能会导致花了冤枉钱又耽搁了项目进程。
NoSQL不是万能的,但在大型项目中,你往往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