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d:每个被独立执行的操作的标识,表示对象被操作的顺序;id值大,先被执行;如果相同,执行顺序从上到下。
2) select_type:查询中每个select子句的类型;
3) table:名字,被操作的对象名称,通常是表名,但有其他格式。
4) partitions:匹配的分区信息(对于非分区表值为NULL)。
5) type:连接操作的类型;
6) possible_keys:备选的索引(列出可能被使用到的索引)。
7) key:经优化器选定的索引;常用“ANALYZE TABLE”命令可以使优化器正确地选择索引。
8) key_len:被优化器选定的索引键的长度,单位是字节。
9) ref:表示本行被操作的对象的参照对象(被参照的对象可能是一个常量用“const”表示,也可能是其他表的key指向的对象)。
10) rows:查询执行所扫描的元组个数(对于InnoDB,此值是个估计值)。
11) filtered:按照条件表上数据被过滤的元组个数的百分比,“rows×filtered/100”可以求出过滤后的元组数即实际的元组数。
名称栏目:MySQL执行计划explain输出列结果解析
标题网址:
http://shouzuofang.com/article/gehcge.html